海底管道砂石回填对管道冲刷隐患治理研讨会顺利召开
由新地能源工程承建的舟山液化天然气接收及加注站连接管道海底管道工程,海底管道长度33.69km,设计压力9.9Mpa,直径为1016mm,壁厚为25.4mm。原设计航道跨越处由碎石、块石类回填,主要作用是保护管道,防止类似船舶航行锚等物体不慎落入海中对其造成破坏。但施工单位经对路由邻近舟山引水一期、二期、三期水管线和册镇原油输送管道工程情况的了解,得知已建4条管线均采用后挖沟原土填埋。另外,该海域航道段水动力较强,涨、落潮方向基本与管线垂直,呈往复流状态,对海底管道冲刷严重,如果采取碎石、块石类回填方式将对后期冲刷段治理造成困难,成本也会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 10月10日, 项目管理公司,组织召开舟山海底管道砂石回填对管道冲刷隐患治理研讨会。中石油管道设计院、中石油管道局大港油建公司、舟山管线EPC项目部代表、项目管理公司相关领导参会,同时,邀请海洋石油工程赵冬岩、海隆石油海工张思伟、中石化胜利油建钱孟祥、中交三航设计院梁斌、必维船级社郭振旺作为专家及业主单位代表近32人参会。
会议由项目管理公司总工程师赵生光主持,项目经理郭立军简要介绍了舟山管线项目海底管道工程建设规模和现状,设计单位就航道段的设计依据、设计思路、方案选择进行说明。施工单位代表以邻近已建管线航道段管道冲刷的调查及维修情况为例,建议变更原设计方案。随后,各位专家围绕航道段防锚害结构设计、管道冲刷段治理及后期管理维护相关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经各专家交换意见,建议在跨越航道地段进一步优化防锚害结构设计,对路由海域重新勘测评估,优化设计方案,可考虑数模与物模分析。局部冲刷严重管段增加埋深,加强冲刷因素数据监控等。
最后,分公司总经理陈德志做总结发言,要求各单位尽快落实专家意见,抓紧后续工作进度。根据重新复查勘察数据优化设计方案。细化施工方案,为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本次会议的召开指明了舟山海底管道航道段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方向,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对舟山海底管道施工可能造成隐患的进行了有效的预控,有利于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减少工程后期维护工作难度。
- 上一条暂无数据!
- 下一条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连接管道项目秀山东定向钻成功回拖 2020-04-07